近代以来,海派文化纷繁复杂却“万殊一体”,其与时俱进又一以贯之的演进轨迹清晰可见。海派文化的复杂性,由不同区域、不同人群、不同时代、不同文化形态等文化差序叠加而造就;海派文化演进过程中一以贯之的“一体”,则主要表现为现代性、本土性与兼容性。
上世纪30年代以后,“海派”求新求变的特色由戏剧、绘画逐步蔓延至整个上海人的生活,出现了“海派诗词”“海派文人”“海派商人”“海派作风”等。“海派”随之成为一种独特的都市文化现象,其核心特征是创新、开放、多样、崇实、善变。
费孝通先生提出差序格局的概念,认为传统中国的乡村秩序就像水波纹一样,每个人都身处中心,通过血缘或地缘与其他人形成由近到远的同心圆关系。事实上,海派文化也存在差序的特性。它既包含不同区域之间的空间差序,也包括不同社群之间的观念差序,但根本之处还是在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时间差序。
例如,上海的会馆、公所、同乡会众多,各自代表不同区域移民的利益与观念;上海的曲艺门类众多,如评弹、昆剧、越剧、沪剧、京剧,各有特定的受众群体,代表不同地方、不同社群的审美需求。
说到底,无论是时间差序、空间差序,还是观念差序,其重叠交集之处乃是文化差序。不同人群文化差序的原点是各自的文化立场,差序之远近则是其文化立场与现代性之间的距离。当这种距离越远,文化认知的隔阂与冲突就会越严重;反之,文化认知则越来越趋同。透过海派文化这一复杂面相,可以进一步透析海派文化之特性。
现代性——
海派文化与江南文化密不可分。江南文化中的“尚仁”“尚智”以及“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想,正是其嫁接现代性的丰沃土壤。即使是在宋明理学兴盛时期,强调“尊德性”的陆王心性之学也不偏废道德实践层面的“实学”。明末,心学走向空谈误国之路,故江南大儒顾炎武力倡“经学即理学”,其主旨即在于重读儒学元典,回归经世致用的传统。近代,改良思想家冯桂芬继承顾炎武的经世思想并结合所接触的西学,主张“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这一思想成为戊戌维新时期“中体西用”的思想蓝本。
除了江南文化的内在理路之外,近代西学对海派文化的形成具有催化之功。清末上海绅商领袖李平书总结,上海“在通商以前,五百年中如在长夜,事诚无足称道;通商以后,帆樯之密,车马之繁,层楼之高矗,道路之荡平,烟囱之林立,所谓文明景象者,上海有之”。除了促成上海都市繁盛之外,更重要的是激活了江南文化的现代性因子,与西方文明的现代性融汇到一起,共同推动上海城市的现代化。
日前,“梅绽东方——梅兰芳在上海”特展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开展,图为观众参观《同光十三绝》。此次展览恰逢梅兰芳首次来沪演出110周年,聚焦一代京剧大师梅兰芳的艺术人生及其与上海难分难解的渊源。 赖鑫琳 摄
本土性——
上海是江南的上海,江南是中国的江南。无论上海如何“摩登”,它始终是广袤中国的一个局部,文化上始终具有浓郁的本土色彩。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世界对科学技术的反思,引发中国学者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评估。梁启超在1920年发表《欧游心影录》,分析西方物质文明之流弊,认为科学并非万能,东方文化不可全部抛弃,希望对调中西文化,以达到“补偏救弊”之效果。这一观点对当时的思想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与此相呼应,上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对海派“摩登”的批评,进一步影响到海派文化演进中对本土性文化传统的坚守与融合。如法国汉学家白吉尔所言:“海派所代表的绝不是单纯模仿外来的生活方式,而是有着更丰富的内涵。不论是日常生活举止,还是文化艺术流派,若没有中国公众的支持,任何趋势都无法立足。”
张仲礼先生引申阐释:“上海人富有适应环境的能力。也正是这种能力,使他们能够接受西方人带来的思维和形式,把它们吸收消化,并转化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她向全国做出示范:何为洋为中用。在这里,古老的中华文明和西方的现代文化的相撞是以实用主义的方式达到平衡的。”
兼容性——
海派文化的一大特征是海纳百川、开放包容。近代以来,上海迅速成为人口聚集中心。流落此地的文人、郎中、书家、画家等,只有各显神通地创造出适销市场的作品才能生存下去。所谓海派国画、海派京剧、海派文学,无一不是以满足商业市场为导向的。在艺术上兼容并包,才能闯出新路,这也是海派文化开拓进取之缘起。
比如,海上画派艺术的特点是杂糅四面八方、古今中外后所形成的风格,“还因市场的需求从书斋案头走向民间、趋向世俗”。许多画家追求“画要大家喜欢看,还要经得起看”的一种新境界,将富于个性的创造与对市场的适应性进行有机结合,从而使作品达到雅俗共赏的新高度。
海派文化的兼容性,还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上世纪上半叶,上海市民服饰的混搭风格就是一个典型。比较前卫的才子喜欢穿全套西装,但多数上海市民还是中西结合,下穿西装裤,上穿长衫。“至于时髦的女性,人人都烫发,穿高跟鞋和旗袍,突现身体的曲线和开衩的一双玉腿,而高高的领口却被紧扣。”
至于饮食,五方杂处的上海汇聚了来自全国的菜系、全球的美食。为了适应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菜肴的制作既有严守传统的,也有改良翻新的,恰恰象征海派文化的融合创新。
简而言之,海派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古今中外多重文化差序交汇的客观结果,也是人们认知水平不断变化演进的主观建构。这两个变量处于互动之中,由此决定了海派文化面貌的复杂多变、与时俱进。
(作者: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徐茂明)
链接地址:https://www.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687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