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第一教育 2025年4月10日
标题:走进“野外大课堂”,上海师大培养学生高阶实践创新能力
记者:徐倩
山川湖海皆文章,上海师范大学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师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学生们跟着老师一起“飞檐走壁”,为了观察岩壁,他们会随机“刷新”出现在各个山坡和巨石上。他们或蹲或站,或攀爬或俯身,全神贯注地记录着岩壁的每一处细节。手中的地质锤敲击声此起彼伏,与鸟叫虫鸣合奏。在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时,学生们还用素描的方式将大自然的作品记录下来。
目前,上海师范大学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野外实习以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理信息技术、环境科学和生态学的调研与实践为核心,融合知识讲授、技能训练、社会调研、实地勘查、小组研讨、合作探究等多元教学形式,助力学生完成野外直观感知、理论与知识映射、问题发现与分析、知识应用到综合实证探究的跨越,培育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提升实践创新能力,培育学科核心素养。
据悉,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已建设了浙东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江苏南京-安徽巢湖地质实习、上海自然与人文地理野外实习、浙江德清3S技术野外综合实习等7条实习线路,涵盖上海市青浦区、松江区、浦东新区和金山区等,浙江省杭州市、宁波市、湖州市、绍兴市、舟山市等,江苏省南京市以及安徽省巢湖市等39个实习地点。学院对实习内容和实习评价进行了课程化设计,以实现本科生高阶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野外地质工作过程中,学生们通过绘制野外地质素描图,来记录地质数据:玄武岩是一种常见的基性喷出岩,千丈幽谷的红色砂岩是丹霞地貌的构成部分,巢湖的石英砂岩顾名思义其主要成分为石英及硅质岩屑,汤山的灰岩其成岩方式以压实和胶结为主……
野外实习意味着去探索、去发现、去解读,在亲近自然中揭开地理奥秘,进而体会地球的神奇与伟大,感受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的紧密关系。在抓紧学习各类岩石知识的同时,学生们还会忙里偷闲地寻找梦中情石,每当找到具有代表性的岩石标本,就好似找到一把精准的钥匙,可以帮助更好地了解岩石形态特征乃至地质奥秘。
借助丰富多元的野外实习活动,学院培育学生信息获取、观察思考与问题剖析能力,激发学生内在的科学探索热忱,砥砺坚韧不拔的地学野外精神,强化集体主义信念,并厚植家国情怀。学生们在精进专业知识的同时,亦能塑造健全的人格与高尚的品德,为未来投身地理科学相关领域,奠定坚实的基础。
链接地址:https://www.shedunews.net/detailArticle/26094675_30593_dyjy.html?source=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