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以来,本市高三、高二、初三学生返校复学,其他年级学生陆续结束本学期学习,未成年人学习和生活将进入新的阶段。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联合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上海东方宣传教育服务中心(上海市公益广告协调中心),共同推出“守护童心 一起向未来”未成年人心理疏导专题视频和图文指引,帮助未成年人、家长、教师调整情绪状态,增强内心力量,积极创造生活。今天推出第7期:“从我到我们:疫情下幸福感的来源”。
从我到我们:
疫情下幸福感的来源
新冠疫情让同学们正常的生活和学习节奏被打乱,但也由此获得了188比分直播和家人相处的机会。同时,这种“慢下来”的生活节奏让我们有188比分直播独处时间重新思考自己的生活,比如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该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的人生价值是什么?怎样的生活才是有意义的、真正幸福的生活?
在前面六篇推文中,我们分别探讨了毕业生的复学压力、恢复常态生活后各年级学生的过渡与适应、疫情下志愿服务以及新型邻里关系等主题。本次推送聚焦疫情下的自我成长与幸福感的话题。希望大家在面对疫情和外界环境时,从心出发,坚定信心,不断自我建构、自我修复,实现新的自我超越,领悟生命的意义。
心理学小常识
【价值观:你看重什么】
价值观是人们188比分直播事物重要性的观念,也就是对你来说什么是宝贵的、有价值的。人的一生是从自我关注,到自我奉献、自我超越的发展过程。仁慈、博爱、自主等往往会带来更高的价值追求。例如,有的同学关注考试成绩、学业奖励、同伴竞争胜出,这是处于自我关注的阶段。而关注学习的意义,看重他人的福祉和需求,将自身利益与社会、国家利益相结合,这可能会带来更为持久稳定的价值感,同时也让自己感受到幸福。
【幸福感:你想要哪种幸福】
幸福感是什么?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各不相同,对幸福的理解和态度受到个人价值观的影响。通常而言,追求诸如成绩、感官刺激等外在事物可以给人们带来短暂的快乐体验。除了关注玩乐和学习成绩的个人事务以外,我们还可以追求自我成长、人生意义、社会和道德的完善等更深刻的幸福感受,与自我、他人、社会形成和谐的联结。我们以善良作为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能及时为有需要的人提供支持和帮助。虽然人们有时可能付出一定的代价,甚至无法获得外界的认可,却还是能够依靠内在力量面对所有的快乐和痛苦,心态平和,情绪稳定。这种幸福感就像阶梯一样,螺旋式上升,能维持较长时间,是一种持久的充实、平和、宁静的状态。
那疫情之下我们如何才能获得持久幸福感?
专家支招
(1)自我接纳:关注拥有,珍惜当下
世界上不缺乏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同样,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独特的优势和潜能,但缺少的是关注拥有,珍惜当下,发现和挖掘自身的优势和特长的能力。尤其是在疫情期间,遇到一些困难感受到焦虑、痛苦时,我们不必把暂时的困难看成是永久的问题,或者是一味地关注自身的问题和缺陷,陷入自怨自艾的负面情绪中。我们要学会关注自身的优势和特长,挖掘生命潜能,用自身的优势和特长去克服困难,从而解决外在或潜在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2)积极关系:理解他人,关心社会
当我们学会关注拥有、珍惜当下后,可以更好地敞开心扉与他人紧密联系,同时也会增加对他人的感同身受和关怀。这让我们体验到人与人相处的美好,有助于形成亲密的人际关系,产生积极的情绪。在疫情期间,我们很容易出现恐惧、孤独等情绪。当你的家人、朋友向你倾诉不开心的事情时,请耐心倾听他们的内心感受,这或许可以给他们莫大的支持和力量。
同时,如果能够与他人保持积极的关系,我们会更容易体验或理解他人的情绪,也更易做出有利于别人和社会的行为。这不仅能够分散对自身问题的关注, 增强生活的意义, 提高自我效能感和能力感,也能够增进社会融合和人际联结。因此,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你可以向有需要的人奉献爱心,例如给邻居老人送点食物等。正所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在帮助别人的时候,自己也会得到快乐。
(3)自我超越:树立理想,志存高远
过多关注计较得失,会让自己的情绪随着环境变化而波动。我们需要勇敢地跳脱自我的思维框架,以更长远的眼光看待所面临的困境。在困境中积极构建自己的人生意义,胸怀远大理想、坚定信念、自我超越,为崇高理想信念而不懈奋斗。自我超越,志存高远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加看清问题的本质,还可以激发我们的奋进潜力,使我们返璞归真不忘初心。在疫情居家期间,我们可以不断探索自我,积极构建自我认同,通过树立理想与信念,建立持久稳定的价值感与幸福感。
人生的幸福需要我们进行不断探索和发现,是在有限的生命里做有意义的事。习近平总书记教诲我们:“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是幸福的人生”。越是身处艰难困境,越是要树立生活目标,坚定不移地为之奋斗。在危难险重时刻,与他人积极地联系在一起,有助于我们从压力和痛苦中寻找到平和及宁静,这可以提升我们的幸福感受并体会生命的快乐和意义。相信我们现在所经历的一切,都会成为宝贵的人生经历和未来幸福路上的助推器。
作者:
刘萍(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博士)
李丹(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行(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社会学系讲师,硕士生导师)